GB/T 20001.11-2022 標準編寫規則 第11部分:管理體系標準.pdf
- word版文件下載:
-
特別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過人工智能從pdf轉換成的word版本,正確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過訓練繼續提高準確率),排版恢復的也并不完全準確,沒有進行任何人工校對,VIP會員直接免費下載即可,普通會員無法通過點數下載,算是給VIP的活動。
特別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錯誤較多,只能參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別下載了找我們說word內容有問題,這是送給VIP會員的。
- 文檔部分內容預覽:
GB/T 20001.11-2022 標準編寫規則 第11部分:管理體系標準
7.1.1跨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文件名稱中應包含詞語“管理體系”,可置于文件名稱的主體元素或補充 元素中。 示例:《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7.1.2特定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文件名稱中宜包含所應用的跨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標準編號 示例:《核能行業供應鏈中的組織應用ISO9001:2015的特別要求》 7.1.3要求類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名稱的補充元素中應包含詞語“要求”,指南類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名稱
7.1.1跨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文件名稱中應包含詞語“管理體系”,可置于文件名稱的主體元素或補充 元素中。 示例:《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7.1.2特定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文件名稱中宜包含所應用的跨行業管理體系標準的標準編號。 示例:《核能行業供應鏈中的組織應用ISO9001:2015的特別要求》 7.1.3要求類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名稱的補充元素中應包含詞語“要求”,指南類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名稱 的補充元素中應包含詞語“指南”
表1界定了管理體系標準中要素的類別及其構成,給出了要素允許的表述形式。其中,要素組織環
給水標準規范范本管理體系標準中各要素的類別、構成及表述形
管理體系的運行示意圖; 實施管理體系所能實現的預期結果
范圍應清楚地指明管理體系標準所針對的特定主題和所覆蓋的方面,并指明適用的界限 見示例1)。 在指明適用的界限時,應明確指明是否適合用于合格評定活動。 在指明所覆蓋的方面時,對于要求類管理體系標準,應指明規定了哪些方面的要求(見示例1);對 于指南類管理體系標準,應指明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指導、建議或給出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見示例2)。 對于特定行業管理體系標準,范圍中還應指明所針對的特定行業(見示例3)
8.3.1必要時,可增加或更改附錄A中給出的術語和定義的注。
8.3.1必要時,可增加或更改附錄A中給出的術語和定義的注。 3.3.2在其他文件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某個管理體系標準的情況下,應從GB/T1.1規定的適 當的引導語中選擇并替換核心內容中的引導語
1必要時,可增加或更改附錄A中給出的術語和定義的注。 2在其他文件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某個管理體系標準的情況下,應從GB/T1.1規定的 內引導語中選擇并替換核心內容中的引導語
要素“組織環境”應設置為標準的第4章,并應至少分出以下第一層次的條。 理解組織及其環境:對理解并確定與組織的宗旨、實現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的能力等相關的重要 事項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以便為管理體系的策劃、建立、實施和改進奠定基礎。這 些重要事項可以是: ·內部事項,例如組織的價值觀、文化、戰略、組織治理架構、業務模式等; ·外部事項,例如法律環境、技術發展趨勢、經濟形勢、市場競爭形勢等。 b)理解相關方的需要和期望:對理解并確定管理體系所適用的相關方及其需要和期望規定要求 或提供指導/建議,以便為確立管理體系的范圍、識別風險和機會等奠定基礎。 注1:并不是相關方的所有需要和期塑都是組織的需要和期望。相關方的有些需要和期望并不適用于組織或與管 理體系無關, 注2:相關方的有些需要和期望是法律、法規中的要求,或需要經政府或法律允許,這類需要和期望是強制性的。 注3:有些需要和期望是組織自愿決定采用或決定納人協議或合同中的,在這種情況下,組織一且采用或同意納入 協議或合同,就變成組織需要遵守的義務了。 c)確定×××管理體系的范圍:對界定組織所要建立的×××管理體系的邊界和適用性規定要 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注4:×××管理體系的邊界可能是整個組織、組織的特定部門、組織的特定職能團隊。 d)×××管理體系:對構建有效的×××管理體系的總體思路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本文件8.4至8.10中所述的“規定要求”,適用于要求類管理體系標準, 2)本文件8.4至8.10中所述的"提供指導/建議”適用于指南類管理體系標準
要素“策劃”應設置為標準的第6章,并應至少分出以下第一層次的條。 a) 應對風險和機會的措施:對如何策劃應對風險和機會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它在戰略層 面開展,明確規定需要根據什么、策劃什么、達到什么目的。 b ××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對確立目標和策劃實現目標所需的行動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 建議。 C 針對變更的策劃:對變更管理體系的策劃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要素“策劃"應設置為標準的第6章,并應至少分出以下第一層次的條。 a)應對風險和機會的措施:對如何策劃應對風險和機會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它在戰田 面開展,明確規定需要根據什么、策劃什么、達到什么目的。 b ×××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對確立目標和策劃實現目標所需的行動規定要求或提供指 建議。 C 針對變更的策劃:對變更管理體系的策劃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要素“支持”應設置為標準的第7章,并應至少分出以下第一層次的條。 a 資源:對如何確定和配置那些用于建立、實施、維護和改進管理體系的資源規定要求或提供指 導/建議, 注:資源通常包括人員、基礎設施、工作環境、組織知識等。 能力:對組織的人員需具備的能力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意識:對組織的人員需具有的意識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d 溝通:對如何圍繞管理體系相關事宜進行內部和外部溝通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e 文件化信息:對管理體系中需要的文件化信息的創建、更新和控制等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 建議。
要素“運行”應設置為標準的第8章,對運行的策劃以及從運行層面上如何實施和控制所需的過程 包括已策劃的變更、因異常狀態或突發情況等引起的非預期變更等)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以確 保要素“策劃”中所策劃的措施得以落實。 通常,要素“運行”的內容根據主題或行業的特點,宜按照運行邏輯來設定。例如,質量管理體系標 準按照產品和服務的識別與確定、設計和開 廠運行要求
要素“績效評價”應設置為標準的第9章,并應至少分出以下第一層次的條。 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對如何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管理體系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 議,以確保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按策劃實現。 內部審核:對如何策劃、實施和維護內部審核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以便檢查: ·管理體系滿足管理體系標準和組織自身對管理體系設定的要求; ·管理體系按策劃得以有效實施和維護。 管理評審:對最高管理者如何全面系統地評審管理體系規定要求或提供指導/建議。
附錄A (規范性) 管理體系標準正文中要素的核心內容
以下線框中給出了以要求型條款表述的管理體系標準正文中要素的核心內容。在使用核心 ,應結合實際情況用特定主題(例如,質量、環境、職業健康等)替換其中的×××”
范圍 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組織organization 為實現目標(3.6),由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構成自身功能的一個人或一組人。 注1:組織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個體經營者、公司、集團公司、商行、企事業單位、權力機構、合伙企業、慈善機構 或研究機構,或上述組織的部分或組合,無論是否具有法人資格,公有或私有。 注2:如果組織是大型實體的某個組成部分,那么,術語“組織”僅指在×××管理體系(3.4)范圍內的這個組成 部分。 3.2 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y 能夠影響決策或活動、受決策或活動影響或自認為受決策或活動影響的個人或組織(3.1)。 3.3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層指揮和控制組織(3.1)的一個人或一組人。 注1:最高管理者有權在組織內部授權和提供資源。 注2:如果管理體系(3.4)的范圍僅覆蓋組織的某個組成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是指揮和控制該部分的一個人或
范圍 規范性引用文件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組織organization 為實現目標(3.6),由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構成自身功能的一個人或一組人。 注1:組織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個體經營者、公司、集團公司、商行、企事業單位、權力機構、合伙企業、慈善機構 或研究機構,或上述組織的部分或組合,無論是否具有法人資格,公有或私有。 注2:如果組織是大型實體的某個組成部分,那么,術語“組織”僅指在×××管理體系(3.4)范圍內的這個組成 部分。 3.2 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y 能夠影響決策或活動、受決策或活動影響或自認為受決策或活動影響的個人或組織(3.1)。 3.3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層指揮和控制組織(3.1)的一個人或一組人。 注1:最高管理者有權在組織內部授權和提供資源。 注2:如果管理體系(3.4)的范圍僅覆蓋組織的某個組成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是指揮和控制該部分的一個人或 一組人。 3.4 管理體系 management system 組織(3.1)為確立方針(3.5)和目標(3.6)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3.8)所形成的相互關聯或相 互作用的一組要件。 注1:一個管理體系可能針對一個或幾個主題, 注2:管理體系要件包括組織的結構、崗位和職責、策劃和運行。 3.5 方針policy
組織(3.1)為確立萬針(3,0)和日 互作用的一組要件。 注1:一個管理體系可能針對一個或幾個主題。 注2:管理體系要件包括組織的結構、崗位和職責、策劃和運行。 3.5 方針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3.3)正式表述的組織(3.1)的意圖和方向。 3.6 目標 objective 要實現的結果。 注1:目標可能是戰略的、戰術的或運行的。
注1:不言而喻的或有義務履行的需要或期望是指需求。其中,“不言而喻”是指組織(3.1)和相關方(3.2)的慣例 或一般做法,不言而喻的需要或期望是不用說就明白的。 注2:規定的需要或期望是指要求,也就是符合GB/T1.1中定義的要求,即表達聲明符合該文件需要滿足的客 觀可證實的準則。 3.15 符合conformity 滿足要求(3.14)。 3.16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滿足要求(3.14)。 3.17 糾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為了消除不符合(3.16)的原因并預防再次發生所采取的措施。 3.18 審核audit 獲取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評價,以確定審核準則滿足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過程 (3.8)。 注1:審核可能為內部(第一方)審核或外部(第二方或第三方)審核,也可能為多體系審核(合并兩個或多個主 題。 注2:內部審核由組織(3.1)自行實施或代表組織的外部機構實施, 注3:“審核證據"和“審核準則”的定義見GB/T19011。 3.19 測量 measurement 確定數值的過程(3.8)。 3.20 監視 monitoring 確定體系、過程(3.8)或活動的狀態。 注:確定狀態可能需要檢查、監督或嚴格觀察。 組織環境 4.1 理解組織及其環境 組織應確定與其宗旨相關的,并影響其實現×XX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的能力的內部和外部事項。 4.2 理解相關方的需要和期望 組織應確定: 與×××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 這些相關方的有關需求; 哪些需求將通過×××管理體系予以解決。 4.3確定×××管理體系的范圍 組織應確定×××管理體系的邊界和適用性,以確立其范圍。 組織應根據以下內容確定×××管理體系的范圍:
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
4.1提及的內部和外部事項; 4.2提及的需求。 范圍應作為文件化信息可獲取。 4.4×××管理體系 組織根據本文件的要求,應建立、實施、維護和持續改進×××管理體系,包括所需的過程及其相 互作用。
6.1應對風險和機會的措施 在策劃×××管理體系時,組織應根據4.1提及的事項和4.2提及的需求,并確定需要應對的風 險和機會,以便: 確!痢痢凉芾眢w系能夠實現預期結果, 預防或減少不利影響, 實現持續改進。 組織應策劃以下活動: a 應對這些風險和機會的措施; b)如何: ·將措施納入×××管理體系過程并實施, ·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6.2 ×××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 組織應在相關職能和層級上確立文××目標。 XXX目標應: a) 與X×X方針一致; 可測量(如果可行); ) 體現適用的需求; d)予以監視; e) 予以溝通; 視情況予以更新; g 作為文件化信息可獲取。 策劃如何實現×××目標時,組織應確定: 要做什么, 需要什么資源, 由誰負責, 何時完成, 如何評價結果。 6.3針對變更的策劃 當組織確定需要變更××X管理體系時,應對這些變更的實施進行策劃。 7支持 7.1資源 為建立、實施、維護和持續改進XX×管理體系,組織應確定并提供所需的資源。
能力 組織應: 確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影響×××績效的人員所需的能力; 確保這些人員在適當的教育、培訓或經驗的基礎上勝任工作; 適用時,采取措施獲得所需的能力,并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適當的文件化信息應作為能力證據可獲取。 注:適當的措施可能包括,例如:向現有雇員提供培訓、指導或重新分配工作;聘用或勞務雇用能夠勝任的人員。 意識 在組織控制下工作的人員應知道: XXX方針; 他們對×××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包括改善×××績效帶來的效益; 不符合×××管理體系要求的后果。 溝通 組織應確定與××管理體系有關的內部和外部溝通,包括: 溝通什么, 何時溝通, 與誰溝通, 如何溝通。 文件化信息 1 通則 組織的×××管理體系應包括: a)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組織確定的,對于×××管理體系有效性所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注:不同組織的×××管理體系文件化信息的程度可能不同,取決于: 組織的規模及其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的類型;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度; 一人員的能力。 2 文件化信息的創建和更新 在創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時,組織應確保適當的 標記和說明(例如,標題、日期、作者或文件編號), 形式(例如,語言文字、軟件版本、圖形)和載體(例如紙質的、電子的), 一針對適宜性和充分性的評審和批準。 .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應控制××管理體系和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化信息,以確保其: a)在需要的場所和時間均可獲得并適于使用; b) 得到充分保護(例如,防止泄密、不當使用或完整性受損)。
7.2能力 組織應: 確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影響×××績效的人員所需的能力; 確保這些人員在適當的教育、培訓或經驗的基礎上勝任工作; 適用時,采取措施獲得所需的能力,并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適當的文件化信息應作為能力證據可獲取。 注:適當的措施可能包括,例如:向現有雇員提供培訓、指導或重新分配工作;聘用或勞務雇用能夠勝任的人員,
組織的×××管理體系應包括: a)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組織確定的,對于文文文管理體系有效性所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注:不同組織的XX×管理體系文件化信息的程度可能不同,取決于: 組織的規模及其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的類型;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度; 人員的能力
在創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時,組織應確保適當的: 標記和說明(例如,標題、日期、作者或文件編號), 形式(例如,語言文字、軟件版本、圖形)和載體(例如紙質的、電子的), 針對適宜性和充分性的評審和批準。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為了控制文件化信息,組織應開展以下適用的活動: 分發、訪問、檢索和使用; 存儲和防護,包括保持易讀性; 一對變更的控制(例如,版本控制); 一 保留和處置。 對于組織確定的,策劃和運行×××管理體系必要的、來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應視情況進行識 別,并予以控制。 注:訪問可能意味著只允許查看文件化信息的權限,或者允許并授權查看和變更文件化信息的權限
8.1運行的策劃和控制
提示:如果第8章沒有與8.1處于同一層次的條,那么,需要刪除8.1的條編號和條標題。 為滿足要求和實施第6章確定的措施,組織應通過以下方式策劃、實施和控制所需的過程 對過程確立準則; 按照準則對過程實施控制, 文件化信息應根據必要程度可獲取,以便確認過程已按照策劃得到實施。 組織應控制已策劃的變更,并評審非預期變更的后果,必要時采取措施減輕不利影響。 組織應確保與XXX管理體系相關的,由外部提供的產品、過程或服務受控
9.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組織應確定: 需要監視和測量什么; 適用的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的方法,以確保有效的結果; 何時實施監視和測量; 何時對監視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文件化信息應作為結果證據可獲取。 組織應評價××管理體系的績效和有效性
組織應在策劃的時間間隔內實施內部審核,以便為×××管理體系提供以下信息: a)是否符合: ·組織自身對×××管理體系的要求, ·本文件的要求。 b)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實施和維護
組織應在策劃的時間間隔內實施內部審核,以便為又又管理體系提供以下信息: a)是否符合: ·組織自身對×××管理體系的要求, ·本文件的要求。 b)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實施和維護。 9.2.2內部審核方案 組織應策劃、確立、實施和維護審核方案,包括頻次、方法、職責、策劃要求和報告。
9.2.2內部審核方案
組織應策劃、確立、實施和維護審核方案,包括頻次、方法、職責、策劃要求和報告
組織應根據相關過程的重要性和以往審核的結果,確立內部審核方案。 組織應: a)界定每次審核的目標、準則和范圍; b)選擇審核員并實施審核,以確保審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確保向相關管理者報告審核結果。 文件化信息應作為實施審核方案和審核結果的證據可獲取
招標投標9.3.2管理評審輸入
管理評審應包括: 以往管理評審所采取措施的狀況; 與XXX管理體系有關的外部和內部事項的變化; c) 與××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需要和期望的變化; 關于××績效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趨勢: ·不符合與糾正措施, ·監視和測量的結果, ·審核結果; e) 持續改進的機會。 9.3.3 管理評審結果 管理評審的結果應包括持續改進的機會,以及變更×××管理體系的任何需要的決定。 文件化信息應作為管理評審結果證據可獲取。 10改進 10.1持續改進 組織應持續改進×X×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9.3.3管理評審結果
不銹鋼板標準10.2不符合與糾正措施
發生不符合時,組織應: a)對不符合做出反應,并且如適用: ·采取控制和糾正措施, ·處置后果; b)通過以下活動評價采取措施的需要,以消除產生不符合的原因,避免其再次發生或在其他地方發生 ·評審不符合, ·確定產生不符合的原因, ·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發生類似的不符合;
c)實施任何所需的措施; d)評審所采取的任何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如必要,變更×××管理體系。 糾正措施應與不符合產生的影響相適應。 文件化信息應作為以下事項的證據可獲。 不符合的性質和所采取的任何后續措施 任何糾正措施的結果
....- 相關專題: